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撰稿:
何建琴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登革热(dengue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后者以高热、休克、出血、皮疹、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地区是登革热的流行区,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 1.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为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球形直径50nm。登革病毒核心为RNA与蛋白质组成的20 面立体对称的病毒颗粒,外层为糖蛋白组成的包膜。病毒基因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NS)。3个结构蛋白分别为E蛋白(包膜蛋白)、C蛋白(核衣壳蛋白)及M蛋白(膜蛋白)。E蛋白含有中和抗原及病毒的种、属、型等特异性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此外,E蛋白还可能会引起抗体依赖的增强感染作用(ADE),与登革出血热的发生有关。M蛋白与病毒感染能力的强弱有关。非结构蛋白功能尚不清楚,有资料表明NS1、NS3 具有免疫原性,在病毒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登革病毒可在乳鼠脑内和多种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其中以白纹伊蚊C6/36 细胞株最为敏感,是目前分离登革病毒常用的细胞株。迄今,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与其他黄病毒属的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各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其中以血清Ⅱ型最为常见。登革病毒不耐热,50℃30分钟或100℃2分钟均可灭活;但耐干燥和低温。登革病毒对酸、脂肪溶剂媒、洗涤剂敏感,易被乙醚、0.65%甲醛、紫外线照射灭活。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从发病前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表明仍有传染性。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的抗体,提示这些动物可能都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分布范围较窄,主要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其中以海南分布最广,喜栖室内,是引起城市流行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较广,尤以长江以南地区为普遍,常在室外活动,是引起农村和林区流行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常孳生于室内外的盛水容器或积水中,蚊卵耐干燥,数月后仍具有活力。从蚊卵孵出的幼蚊经10日发育后即可吸人或动物的血。蚊虫叮咬染毒个体后,病毒在唾液腺繁殖8~10日后,当蚊再吸血时即可传播病毒,病毒也可在伊蚊的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伊蚊受染后终生有传染性,并可经卵遗传给后代。 (3)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年龄在20~40岁,临床上以登革热为主要表现。如1999年我国福州市所发生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暴发流行的1 649例登革热患者中,青壮年占76.11%。而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中,以儿童为多见,并且以登革出血热为主要表现。机体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多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地区好发,其次是北非、非洲赤道地区、南非北部、澳洲、地中海地区、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岛屿等地。本病已广泛分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25亿人健康构成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每年约发生1亿例登革热,50万例登革出血热,25000 人死亡,而且在亚、非、南美的热带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继疟疾之后最重要的热带病。我国广东、海南等地区从1978年以来曾有过14次规模不等的登革热流行,1999年福州市发生Ⅱ型登革热流行。2004年,浙江省慈溪市也发生了由泰国输入所引起的登革热暴发疫情,共发病83例,由登革热Ⅰ型病毒引起。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本病流行间隔时间约为3年,每次流行持续2~4年,并且地域有不断扩大之势。本病系由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登革热(denguefever)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前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病死率低;后者以高热、休克、出血、皮疹、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在世界各地曾多次发生大流行,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地区是登革热的流行区,已知的4个血清型登革热病毒均已在我国发现。 1.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flavivirus),为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呈哑铃形、杆状或球形,球形直径50nm。登革病毒核心为RNA与蛋白质组成的20 面立体对称的病毒颗粒,外层为糖蛋白组成的包膜。病毒基因编码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NS)。3个结构蛋白分别为E蛋白(包膜蛋白)、C蛋白(核衣壳蛋白)及M蛋白(膜蛋白)。E蛋白含有中和抗原及病毒的种、属、型等特异性表位,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此外,E蛋白还可能会引起抗体依赖的增强感染作用(ADE),与登革出血热的发生有关。M蛋白与病毒感染能力的强弱有关。非结构蛋白功能尚不清楚,有资料表明NS1、NS3 具有免疫原性,在病毒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登革病毒可在乳鼠脑内和多种组织细胞中培养繁殖,其中以白纹伊蚊C6/36 细胞株最为敏感,是目前分离登革病毒常用的细胞株。迄今,登革病毒可分为4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与其他黄病毒属的病毒之间有交叉反应。各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其中以血清Ⅱ型最为常见。登革病毒不耐热,50℃30分钟或100℃2分钟均可灭活;但耐干燥和低温。登革病毒对酸、脂肪溶剂媒、洗涤剂敏感,易被乙醚、0.65%甲醛、紫外线照射灭活。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从发病前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表明仍有传染性。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的抗体,提示这些动物可能都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传播媒介: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分布范围较窄,主要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其中以海南分布最广,喜栖室内,是引起城市流行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较广,尤以长江以南地区为普遍,常在室外活动,是引起农村和林区流行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常孳生于室内外的盛水容器或积水中,蚊卵耐干燥,数月后仍具有活力。从蚊卵孵出的幼蚊经10日发育后即可吸人或动物的血。蚊虫叮咬染毒个体后,病毒在唾液腺繁殖8~10日后,当蚊再吸血时即可传播病毒,病毒也可在伊蚊的神经细胞中大量复制。伊蚊受染后终生有传染性,并可经卵遗传给后代。 (3)易感性:人类普遍易感。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年龄在20~40岁,临床上以登革热为主要表现。如1999年我国福州市所发生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暴发流行的1 649例登革热患者中,青壮年占76.11%。而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中,以儿童为多见,并且以登革出血热为主要表现。机体一次得病后对同一亚型的免疫力可持续多年,但仍可感染另一亚型。感染两种亚型后可获持久的免疫力。 (4)流行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南亚地区好发,其次是北非、非洲赤道地区、南非北部、澳洲、地中海地区、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岛屿等地。本病已广泛分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25亿人健康构成危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上每年约发生1亿例登革热,50万例登革出血热,25000 人死亡,而且在亚、非、南美的热带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继疟疾之后最重要的热带病。我国广东、海南等地区从1978年以来曾有过14次规模不等的登革热流行,1999年福州市发生Ⅱ型登革热流行。2004年,浙江省慈溪市也发生了由泰国输入所引起的登革热暴发疫情,共发病83例,由登革热Ⅰ型病毒引起。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本病流行间隔时间约为3年,每次流行持续2~4年,并且地域有不断扩大之势。本病系由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标准名称】: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英文名称】:
Dengueand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疾病代码】:
A90X01和A91X01
【别名】:
【缩写名】:

【分类】:
感染科
认证专家
撰稿

何建琴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