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撰稿:
程君涛 (中国人民解放180医院)
审稿:
黄跃生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早在1962年,肖光夏等在对312例烧伤败血症的分析中发现,约有30%的病人,在创面广泛的细菌学调查中尚未发现某种菌时,在血液中就已检出这种菌,且检出菌大部分是肠道常驻菌,从而提出 “肠源性感染”的概念。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正常情况下,肠黏膜上皮是主要的局部防御屏障,防止肠腔内的细菌和内毒素进入全身循环,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烧伤、创伤、休克等时,肠内细菌和内毒素可从肠内逸出,进入肠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结,继而进入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由于这些病原菌及毒素源于肠道,因此被称为肠源型感染(Gut-derived infection)。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多种肠道常驻的需氧菌、厌氧菌、真菌以及内毒素在严重烧伤后均可经肠淋巴系统、门静脉系统侵入体内并播散。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烧伤、创伤时细菌感染来源的认识,在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早在1962年,肖光夏等在对312例烧伤败血症的分析中发现,约有30%的病人,在创面广泛的细菌学调查中尚未发现某种菌时,在血液中就已检出这种菌,且检出菌大部分是肠道常驻菌,从而提出 “肠源性感染”的概念。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储菌所”和“内毒素库”,正常情况下,肠黏膜上皮是主要的局部防御屏障,防止肠腔内的细菌和内毒素进入全身循环,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烧伤、创伤、休克等时,肠内细菌和内毒素可从肠内逸出,进入肠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结,继而进入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由于这些病原菌及毒素源于肠道,因此被称为肠源型感染(Gut-derived infection)。大量动物实验证明多种肠道常驻的需氧菌、厌氧菌、真菌以及内毒素在严重烧伤后均可经肠淋巴系统、门静脉系统侵入体内并播散。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烧伤、创伤时细菌感染来源的认识,在指导临床治疗、提高疗效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标准名称】:
肠源性感染
【英文名称】:
Gut-derived infection after burn
【疾病代码】:

【别名】:
烧伤后肠源性感染
【缩写名】:

【分类】:
烧伤外科
认证专家
撰稿

程君涛 (作者空间)

中国人民解放180医院

审稿

黄跃生 (作者空间)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