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撰稿:
苏明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稿:
江建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临床上较常发生内脏、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的陈心陶教授(1933,1935)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当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cantonensis)。后由Matsumoto(1937)在我国台湾报道,至1946年才由Dougherty正式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国家。人感染方式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广州管圆线虫的终宿主主要为鼠类,其中褐家鼠自然感染最普遍;中间宿主包括蜗牛、螺等。
广州管圆线虫病(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是我国较常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cantonensis)幼虫或成虫早期(性未成熟)阶段。临床上较常发生内脏、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导致发热、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的陈心陶教授(1933,1935)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当时命名为广州肺线虫(pulmonemacantonensis)。后由Matsumoto(1937)在我国台湾报道,至1946年才由Dougherty正式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国家。人感染方式主要是生食或半生食含感染期幼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广州管圆线虫的终宿主主要为鼠类,其中褐家鼠自然感染最普遍;中间宿主包括蜗牛、螺等。
【标准名称】:
广州管圆线虫
【英文名称】: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疾病代码】:

【别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
【缩写名】:

【分类】:
感染科
认证专家
撰稿

苏明华 (作者空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审稿

江建宁 (作者空间)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