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5 | 下载25

目的 观察血小板微颗粒(PM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N)在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中与出血程度的关系,探讨PMP、vWF、FN对出血程度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WHO关于出血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3分组、4分组及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MP含量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vWF、FN含量变化.结果 ① 各组PMP、vWF、FN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 不同出血程度组之间出血程度越重,PMP含量越低[除1分组与2分组;3分组、4分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WF含量越高[除1分组与2分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N含量越高[除0分组与1分组外,其余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P、vWF、FN的含量对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出血程度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戴霁菲;朱立新;蔡学林;夏瑞祥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年 52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5 | 下载:25
作者:
戴霁菲;朱立新;蔡学林;夏瑞祥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7 年 52卷 7期
标签:
出血程度 血小板微颗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the degree of bleeding platelet microparticles von Willebrand factor fibronecti
目的 观察血小板微颗粒(PM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连接蛋白(FN)在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中与出血程度的关系,探讨PMP、vWF、FN对出血程度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WHO关于出血的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0分组、1分组、2分组、3分组、4分组及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MP含量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vWF、FN含量变化.结果 ① 各组PMP、vWF、FN的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 不同出血程度组之间出血程度越重,PMP含量越低[除1分组与2分组;3分组、4分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WF含量越高[除1分组与2分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N含量越高[除0分组与1分组外,其余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MP、vWF、FN的含量对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出血程度的预测具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