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分析不同程度近视眼黄斑区及视盘周围微循环改变及其与眼轴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患者66例(共106眼),其中低度近视(-0.5 ~-3.0 D)16例(28眼)、中度近视(-3.0~-6.0D)组23例(36眼)、高度近视(>-6.0 D)组27例(42眼).所有患者均行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等效球镜度验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然后行OCTA检查,使用最新版分析软件,获取受检者的图像质量、中心凹旁300 μm血流密度(FD-300)、非圆指数(AI)、黄斑区旁中心凹处浅层视网膜微血管(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微血管(DCP)血流密度以及视盘周围微血管血流密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等一系列参数.结果 三组间AI、S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DCP血流密度和视盘周围微血管密度,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及中度近视组DCP血流密度较低度近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近视组DCP血流密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流密度较中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度近视组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中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RNFL厚度呈正相关性.DCP血流密度、视盘周围微血
作者:肖风琪;高健;鲍伟利;张奥;廖荣丰
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 年 55卷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