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8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36例,上颌窦息肉4例,上颌窦囊肿24例,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鼻腔及上颌窦真菌病6例.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上颌窦囊肿24例均位于上颌窦内壁、底壁、前下壁,怀疑内翻性乳头状瘤行MRI扫描,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无法清除病变,改用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清除病变,随访5个月~2年,头昏、头痛、鼻出血、闷胀、鼻涕倒流、臭味、流鼻涕等症状逐渐消失,其中,有l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在随访过程中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口发现上颌窦有新生物,清除并行病理证实为复发,其根用电凝吸引器电凝,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35例经鼻内镜随访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窗口形态良好.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创伤小,便于上颌窦内病变的观察和清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正常形态和功能.

作者:周汝环;曹峰;李坤军;张雁冰;邵成奇;徐明安

来源:安徽医学 2013 年 3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80
作者:
周汝环;曹峰;李坤军;张雁冰;邵成奇;徐明安
来源:
安徽医学 2013 年 34卷 7期
标签:
鼻泪管 上颌窦 鼻内镜 Nasolacrimal duct Maxillary sinus Nasal endoscopy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行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36例,上颌窦息肉4例,上颌窦囊肿24例,鼻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鼻腔及上颌窦真菌病6例.术前均行鼻窦CT扫描,上颌窦囊肿24例均位于上颌窦内壁、底壁、前下壁,怀疑内翻性乳头状瘤行MRI扫描,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36例患者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无法清除病变,改用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清除病变,随访5个月~2年,头昏、头痛、鼻出血、闷胀、鼻涕倒流、臭味、流鼻涕等症状逐渐消失,其中,有l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在随访过程中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口发现上颌窦有新生物,清除并行病理证实为复发,其根用电凝吸引器电凝,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35例经鼻内镜随访下鼻甲形态良好,上颌窦黏膜光滑,下鼻道开窗口形态良好.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良性病变切除能良好地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创伤小,便于上颌窦内病变的观察和清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正常形态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