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93 | 下载96

目的:评价肾上腺薄层CT扫描在初诊高血压(年龄<50岁,血压达高血压2级及以上)及既往确诊高血压(发病年龄<40岁)且目前已用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的患者中筛查肾上腺性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126例。上述患者均行双侧肾上腺薄层CT扫描、双侧肾上腺彩超、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并对发现有肾上腺形态学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血、尿醛固酮( ALD ),血管紧张素Ⅰ(37℃和4℃)、肾素活性(PR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血浆肾上腺素(AD)、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D)、血浆多巴胺( DOP)、尿香草扁桃酸( VMA)检查。比较肾上腺薄层CT与超声检查的对肾上腺形态学异常的检出率。结果126例患者中共检出肾上腺性高血压23例,其中有19例于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腺瘤者17例,嗜铬细胞瘤2例;结合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16例,皮质醇增多症5例,嗜铬细胞瘤2例。 CT检查出形态学异常者66例,阳性率52.4

作者:陈冬梅;赵卓;贾苏豫;何伯生

来源:安徽医学 2015 年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93 | 下载:96
作者:
陈冬梅;赵卓;贾苏豫;何伯生
来源:
安徽医学 2015 年 7期
标签:
肾上腺性高血压 体层摄影术 肾上腺彩超 Adrenal hypertension Tomography Adrenal ultrasound
目的:评价肾上腺薄层CT扫描在初诊高血压(年龄<50岁,血压达高血压2级及以上)及既往确诊高血压(发病年龄<40岁)且目前已用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的患者中筛查肾上腺性高血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共126例。上述患者均行双侧肾上腺薄层CT扫描、双侧肾上腺彩超、血电解质、肝肾功能检查,并对发现有肾上腺形态学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血、尿醛固酮( ALD ),血管紧张素Ⅰ(37℃和4℃)、肾素活性(PR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血浆肾上腺素(AD)、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D)、血浆多巴胺( DOP)、尿香草扁桃酸( VMA)检查。比较肾上腺薄层CT与超声检查的对肾上腺形态学异常的检出率。结果126例患者中共检出肾上腺性高血压23例,其中有19例于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腺瘤者17例,嗜铬细胞瘤2例;结合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16例,皮质醇增多症5例,嗜铬细胞瘤2例。 CT检查出形态学异常者66例,阳性率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