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114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 ~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病灶部位及最长径、内部成分(包括囊变、坏死、钙化)、包膜完整与否、平扫CT值及增强后三期CT值.结果11例(84.62%)病灶位于肾上腺区,2例(15.38%)位于腹膜后(分别位于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胰腺体部与腹主动脉之间);病灶长径2.31 ~15.00 cm,平均6.27 cm,其中5例(38.46%)长径<5 cm,6例(46.15%)长径5~10 cm,2例(15.39%)长径>10 cm;1例(7.69%)出现钙化,5例(38.46%)囊变,7例(53.85%)坏死,1例(7.69%)囊变与坏死程度相当,13例(100%)病灶有完整的包膜;病灶CT值:平扫(46.58±15.14)HU,皮质期(116.08±17.85)HU,髓质期(108.04.4± 16.07) HU,延迟期(102.86±12.18)HU;4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例诊断为副节瘤,1例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伴囊变坏死,1例诊断为肾上腺良性病变,1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待排,1例诊断为无功能腺瘤,2例诊断为腺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间叶组织来源肿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囊实性占位.结论嗜铬细胞瘤有其典型的影像表现,多发生于肾上腺区,少数见于肾上腺外

作者:高照;张丽;刘斌;赵旖旎

来源:安徽医学 2017 年 38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4 | 下载:114
作者:
高照;张丽;刘斌;赵旖旎
来源:
安徽医学 2017 年 38卷 10期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螺旋CT 副神经节瘤 巨淋巴结增生症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嗜铬细胞瘤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 ~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病灶部位及最长径、内部成分(包括囊变、坏死、钙化)、包膜完整与否、平扫CT值及增强后三期CT值.结果11例(84.62%)病灶位于肾上腺区,2例(15.38%)位于腹膜后(分别位于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之间、胰腺体部与腹主动脉之间);病灶长径2.31 ~15.00 cm,平均6.27 cm,其中5例(38.46%)长径<5 cm,6例(46.15%)长径5~10 cm,2例(15.39%)长径>10 cm;1例(7.69%)出现钙化,5例(38.46%)囊变,7例(53.85%)坏死,1例(7.69%)囊变与坏死程度相当,13例(100%)病灶有完整的包膜;病灶CT值:平扫(46.58±15.14)HU,皮质期(116.08±17.85)HU,髓质期(108.04.4± 16.07) HU,延迟期(102.86±12.18)HU;4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例诊断为副节瘤,1例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伴囊变坏死,1例诊断为肾上腺良性病变,1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孤立性纤维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待排,1例诊断为无功能腺瘤,2例诊断为腺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间叶组织来源肿瘤,1例诊断为腹膜后囊实性占位.结论嗜铬细胞瘤有其典型的影像表现,多发生于肾上腺区,少数见于肾上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