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9 | 下载2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不同分级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水平变化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94例SAH患者根据Fisher CT分级分组(1级24例、2级27例、3级22例、4级21例),检测其血清中IMA的水平.结果 Fisher CT分级1级、2级、3级、4级时IMA水平分别为36.47±4.05、42.26±4.67、45.71±4.92、79.63±7.28.SAH患者病情轻型组的IMA和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积分)分别为37.71±4.14、6.38±3.13;中型组为49.24±5.06、24.76±7.53;重型组为78.33±6.94、42.67±9.25.SAH出院时预后良好组IMA和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别为38.64±4.17、2.85±3.13,预后不良组为60.85±6.01、28.67±8.65.结论 SAH的发病过程中IMA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和SAH的分级和预后有一定关联性,可作为SAH的预后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姜健;莫莉;华建江

来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5 年 22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9 | 下载:21
作者:
姜健;莫莉;华建江
来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5 年 22卷 2期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修饰白蛋白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不同分级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的水平变化及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94例SAH患者根据Fisher CT分级分组(1级24例、2级27例、3级22例、4级21例),检测其血清中IMA的水平.结果 Fisher CT分级1级、2级、3级、4级时IMA水平分别为36.47±4.05、42.26±4.67、45.71±4.92、79.63±7.28.SAH患者病情轻型组的IMA和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积分)分别为37.71±4.14、6.38±3.13;中型组为49.24±5.06、24.76±7.53;重型组为78.33±6.94、42.67±9.25.SAH出院时预后良好组IMA和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别为38.64±4.17、2.85±3.13,预后不良组为60.85±6.01、28.67±8.65.结论 SAH的发病过程中IMA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和SAH的分级和预后有一定关联性,可作为SAH的预后判断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