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9 | 下载114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是一种难以诊断的肝病,具有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给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OBI是宿主免疫控制和病毒基因组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乙型肝炎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处于低复制状态并影响病毒颗粒的分泌,进而导致患者血清HBsAg无法检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度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阐明了OBI的病毒学机制和可能的临床意义,提高了临床上检测OBI的敏感性.本文综述了OBI的概念、血清学特征、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的最新观点.

作者:陈淑湘;刘新;娄金丽

来源: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9 | 下载:114
作者:
陈淑湘;刘新;娄金丽
来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 年 28卷 6期
标签: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V DNA 分子机制 免疫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BV infection,OBI)是一种难以诊断的肝病,具有发展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给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OBI是宿主免疫控制和病毒基因组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乙型肝炎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处于低复制状态并影响病毒颗粒的分泌,进而导致患者血清HBsAg无法检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度敏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阐明了OBI的病毒学机制和可能的临床意义,提高了临床上检测OBI的敏感性.本文综述了OBI的概念、血清学特征、发生机制以及临床意义的最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