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9 | 下载46

目的:探讨Rotarex旋切导管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Rotarex旋切导管治疗的7例下肢PAD IS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9.0 ~ 76.0岁,平均(70.0±7.6)岁.患者上次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在术后的1.0 ~72.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6.0个月,自出现缺血症状至本次腔内治疗时间间隔为3d至2年,中位间隔时间62 d,均行择期再次腔内治疗.再次治疗采用Rotarex机械减容术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必要时再次行支架植入术.术后肝素抗凝24 h,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彩色超声复查随访.结果:7例ISR患者下肢动脉再通成功,其中3例因原有支架扭曲、断裂再次植入支架,其余4例患者未再植入新的支架.患者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31 ±0.08,术后为0.86±0.08,t=-12.84,P<0.001.住院期间1例因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行急诊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0~2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0个月,无死亡及截肢病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3例患者再次出现ISR.结论:使用Rotarex旋切导管减容,可有效减少再次支架植入,但是对于

作者:庄金满;李天润;李选;栾景源;王昌明;冯琦琛;韩金涛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年 53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9 | 下载:46
作者:
庄金满;李天润;李选;栾景源;王昌明;冯琦琛;韩金涛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年 53卷 4期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支架内再狭窄 机械性血栓切除导管 减容
目的:探讨Rotarex旋切导管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Rotarex旋切导管治疗的7例下肢PAD IS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59.0 ~ 76.0岁,平均(70.0±7.6)岁.患者上次术后下肢缺血症状复发在术后的1.0 ~72.0个月,中位复发时间6.0个月,自出现缺血症状至本次腔内治疗时间间隔为3d至2年,中位间隔时间62 d,均行择期再次腔内治疗.再次治疗采用Rotarex机械减容术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必要时再次行支架植入术.术后肝素抗凝24 h,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定期彩色超声复查随访.结果:7例ISR患者下肢动脉再通成功,其中3例因原有支架扭曲、断裂再次植入支架,其余4例患者未再植入新的支架.患者术前平均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为0.31 ±0.08,术后为0.86±0.08,t=-12.84,P<0.001.住院期间1例因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行急诊股动脉切开取栓,术后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0~2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0个月,无死亡及截肢病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3例患者再次出现ISR.结论:使用Rotarex旋切导管减容,可有效减少再次支架植入,但是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