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5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母乳性黄疸婴儿分成对照组(D组,20例)和治疗组(A、B、C组).治疗组分别服用鲁米那(A组,20例),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B组,20例)、鲁米那+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C组,49例)5~7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均有下降.A组从(139.79±33.14)pmol/L降至(101.66±38.13)μmol/L(P<0.05);B组从(136.46±38.24)μmol/L降至(83.19±35.66)μmol/L(P<0.001);C组从(144.37±52.25)μmol/L降至(55.31±46.01)μmol/L(P<0.001);C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最显著.结论鲁米那或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均可降低母乳性黄疸婴儿的血清胆红素,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母乳性黄疸不必停母乳,可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严荔煌;王山米;林忠

来源:北京医学 2004 年 26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5
作者:
严荔煌;王山米;林忠
来源:
北京医学 2004 年 26卷 6期
标签:
微生态制剂 鲁米那 母乳 黄疸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和干预措施.方法随机将母乳性黄疸婴儿分成对照组(D组,20例)和治疗组(A、B、C组).治疗组分别服用鲁米那(A组,20例),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B组,20例)、鲁米那+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C组,49例)5~7d,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均有下降.A组从(139.79±33.14)pmol/L降至(101.66±38.13)μmol/L(P<0.05);B组从(136.46±38.24)μmol/L降至(83.19±35.66)μmol/L(P<0.001);C组从(144.37±52.25)μmol/L降至(55.31±46.01)μmol/L(P<0.001);C组血清胆红素下降最显著.结论鲁米那或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均可降低母乳性黄疸婴儿的血清胆红素,但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母乳性黄疸不必停母乳,可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