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0 | 下载12

目的 探讨微骨窗血肿清除术和CT引导血肿吸引术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0.087);高血压病史及脑缺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0.785),脑出血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P=0.411,0.603)、术前GCS评分(P=0.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部位(P=0.000)、出血量(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侧别和中线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0.609).发病距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血肿量、出血侧别、中线移位、手术方式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215、0.631、0.550、0.279、0.947、0.296、0.296).Logistic Backward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脑出血病史、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发病距手术时间为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P=0.000、0.018、0.004、0.006、0.041,OR=0.917、10.059、1.287、0.464、1.420).结论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达到较好疗效.

作者:陈善文;康全利

来源:北京医学 2013 年 35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0 | 下载:12
作者:
陈善文;康全利
来源:
北京医学 2013 年 35卷 11期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微骨窗 CT引导血肿吸引 疗效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Key-hole CT-guided aspiration Therapeutic efficacy
目的 探讨微骨窗血肿清除术和CT引导血肿吸引术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7,0.087);高血压病史及脑缺血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0.785),脑出血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入院时收缩压及舒张压(P=0.411,0.603)、术前GCS评分(P=0.4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部位(P=0.000)、出血量(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血侧别和中线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9,0.609).发病距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术前收缩压、术前舒张压、血肿量、出血侧别、中线移位、手术方式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215、0.631、0.550、0.279、0.947、0.296、0.296).Logistic Backward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脑出血病史、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发病距手术时间为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P=0.000、0.018、0.004、0.006、0.041,OR=0.917、10.059、1.287、0.464、1.420).结论 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达到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