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2 | 下载53

"糖毒"是近年来中医的新兴概念.本文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个人体会及大量研究结果阐述了糖毒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认为"糖毒"为阳邪,其性火热,易伤津耗气,表现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溲赤便结等多种症状;易致肿疡,导致疖、痈、疽、丹毒等皮肤疾病,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程日久,缠绵难愈,导致人体气阴两虚,痰湿阻滞,瘀血内生,损伤脏腑,上可灼肺津、凝心脉,中可劫胃液、困脾运,下可郁肝气、耗肾水,终使疾病复杂,转为坏病而不治;"糖毒"弥漫三焦,变证丛生,可致痨致痿,阻目络,不仅仅累及肺脾肾;"糖毒"为病,起病隐匿,如不察不慎,则易致盛极之时,亡阴亡阳.通过这一探讨,希望为糖尿病的治疗拓展思路.

作者:张剑;陈雪楠

来源:北京中医药 2010 年 2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2 | 下载:53
作者:
张剑;陈雪楠
来源:
北京中医药 2010 年 29卷 8期
标签:
糖毒 糖尿病 致病特点 学术探讨
"糖毒"是近年来中医的新兴概念.本文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个人体会及大量研究结果阐述了糖毒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认为"糖毒"为阳邪,其性火热,易伤津耗气,表现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溲赤便结等多种症状;易致肿疡,导致疖、痈、疽、丹毒等皮肤疾病,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其病程日久,缠绵难愈,导致人体气阴两虚,痰湿阻滞,瘀血内生,损伤脏腑,上可灼肺津、凝心脉,中可劫胃液、困脾运,下可郁肝气、耗肾水,终使疾病复杂,转为坏病而不治;"糖毒"弥漫三焦,变证丛生,可致痨致痿,阻目络,不仅仅累及肺脾肾;"糖毒"为病,起病隐匿,如不察不慎,则易致盛极之时,亡阴亡阳.通过这一探讨,希望为糖尿病的治疗拓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