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59

从中医四诊、治则治法、用药调护等方面对<伤寒论>保胃气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伤寒论>保胃气的学术思想体现在:①运用四诊察胃气,通过问饮食、切脉搏、按腹部、审二便、察症状综合判断胃气的盛衰;②治法用药保胃气,体现在健脾养胃法、顾护脾胃法、温胃散寒法、温降痰饮法、和胃祛邪法、通胃法、清胃法、滋阴养胃法、饮食护胃法、用药护胃法;③药物煎服法保胃气;④观胃气有无,预测疾病转归预后.将保胃气学术思想应用于消渴病治疗,提出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则.

作者:高彦彬;林长青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年 32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2 | 下载:59
作者:
高彦彬;林长青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年 32卷 8期
标签:
伤寒论 保胃气 消渴病 脾虚 补脾
从中医四诊、治则治法、用药调护等方面对<伤寒论>保胃气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伤寒论>保胃气的学术思想体现在:①运用四诊察胃气,通过问饮食、切脉搏、按腹部、审二便、察症状综合判断胃气的盛衰;②治法用药保胃气,体现在健脾养胃法、顾护脾胃法、温胃散寒法、温降痰饮法、和胃祛邪法、通胃法、清胃法、滋阴养胃法、饮食护胃法、用药护胃法;③药物煎服法保胃气;④观胃气有无,预测疾病转归预后.将保胃气学术思想应用于消渴病治疗,提出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