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8 | 下载0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粒径约60 nm的纳米 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作用时间为12 h 时,仅100.0 mg· 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当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25.0~100.0 mg· 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一浓度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呈时间效应关系。LDH 和 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除12.5 mg·L-1组外,其余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和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作者:李艳博;周维;于永波;段军超;郭彩霞;孙志伟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年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8 | 下载:0
作者:
李艳博;周维;于永波;段军超;郭彩霞;孙志伟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年 3期
标签:
纳米二氧化硅 细胞毒性 氧化损伤 活性氧 血管内皮细胞 silica nanoparticle cytotoxicity oxidative damag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目的:探讨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的血管内皮细胞毒性,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粒径约60 nm的纳米 SiO2颗粒,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模型,分为对照组和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浓度分别为12.5、25.0、50.0和100.0 mg·L-1),采用 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细胞内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mRNA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当作用时间为12 h 时,仅100.0 mg· 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当作用时间延长至24 h,25.0~100.0 mg· L-1纳米 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同一浓度作用下,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呈时间效应关系。LDH 和 FCM检测,与对照组比较,除12.5 mg·L-1组外,其余纳米SiO2颗粒暴露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和细胞内RO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暴露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