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1 | 下载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发作IVT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采用激动标测或(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对起源左心室间隔部的IVT寻找Purkinie电位(p电位),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11例呈RBBB图形伴电轴左偏或重度右偏,靶点在左心室间隔面中、下部,10例找到p电位.7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不偏或右偏,靶点在右心室流出道;1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左偏,靶点在右心室流人道.1例IVT同时起源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和游离壁,1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先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再行ILVT的消融.1例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RVT)消融虽未立即成功,因延迟作用3周后心动过速消失.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内所有病例存活.结论射频消融治疗IVT临床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安全,应作为首选的根治方法.

作者:李德才;李文远;王庆旭;蒋涛;黄明礼;刘思泰;唐焕君;杨桂红

来源: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4 年 1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1 | 下载:4
作者:
李德才;李文远;王庆旭;蒋涛;黄明礼;刘思泰;唐焕君;杨桂红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4 年 19卷 1期
标签: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发作IVT时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采用激动标测或(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对起源左心室间隔部的IVT寻找Purkinie电位(p电位),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11例呈RBBB图形伴电轴左偏或重度右偏,靶点在左心室间隔面中、下部,10例找到p电位.7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不偏或右偏,靶点在右心室流出道;1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左偏,靶点在右心室流人道.1例IVT同时起源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和游离壁,1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L-VT)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先消融房室结双径路,再行ILVT的消融.1例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RVT)消融虽未立即成功,因延迟作用3周后心动过速消失.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随访期内所有病例存活.结论射频消融治疗IVT临床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安全,应作为首选的根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