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1 | 下载394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由免疫介导引起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在世界范围内,川崎病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并可能存在遗传易患性,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季节发病高峰,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种学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广泛的进展,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川崎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经过修订的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心脏彩超检查对不完全KD的诊断起重要作用,但仍缺乏更为敏感的特征性诊断指标,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 今后仍是儿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剂量的IVIG(2 g/ks)合并使用阿斯匹林治疗已成为KD的标准治疗,能使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降至约5

作者:皮光环

来源: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8 年 2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1 | 下载:394
作者:
皮光环
来源: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8 年 23卷 1期
标签:
川崎病 流行病学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进展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由免疫介导引起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在世界范围内,川崎病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并可能存在遗传易患性,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季节发病高峰,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种学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广泛的进展,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川崎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经过修订的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心脏彩超检查对不完全KD的诊断起重要作用,但仍缺乏更为敏感的特征性诊断指标,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 今后仍是儿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剂量的IVIG(2 g/ks)合并使用阿斯匹林治疗已成为KD的标准治疗,能使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降至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