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24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小鼠黑质致密部突触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空白组、空电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以腹腔注射(30mg/kg)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合谷"、"太冲"穴,频率2~100HZ,电压2~4 V,疏密波,每日1次,每次20min,7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运用免疫组化检测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转运体表达.结果:电针组多巴胺转运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24.67±13.01)较模型组(2.33±3.22)增加,P<0.01;电针组积分光密度(26088.88±4498.05)也显著高于模型组(15248.27±4195.38),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帕金森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从而发挥对帕金森小鼠突触多巴胺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莉;唐勇;余曙光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24
作者:
张莉;唐勇;余曙光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 29卷 3期
标签:
帕金森病 黑质致密部 多巴胺 多巴胺转运体 电针疗法
目的:探讨电针对帕金森小鼠黑质致密部突触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J雄性小鼠,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空白组、空电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以腹腔注射(30mg/kg)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合谷"、"太冲"穴,频率2~100HZ,电压2~4 V,疏密波,每日1次,每次20min,7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运用免疫组化检测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转运体表达.结果:电针组多巴胺转运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24.67±13.01)较模型组(2.33±3.22)增加,P<0.01;电针组积分光密度(26088.88±4498.05)也显著高于模型组(15248.27±4195.38),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帕金森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转运体的表达,从而发挥对帕金森小鼠突触多巴胺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