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9 | 下载15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取穴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隔日针刺1次,每次30min,针刺治疗8周后测定大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热痛域,坐骨神经能够内山梨醇、一氧化氮(NO)和Na+-K+-ATPase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SNCV明显减慢,热痛域值明显升高;坐骨神经内山梨醇升高、NO降低,Na+-K+-ATPase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针刺治疗可使上述改变减轻,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针刺治疗通过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内山梨醇含量,防止NO降低和Na+-K+-ATPase活性下降,可有效恢复其神经传导速度、热痛域等神经障碍,为治疗DPN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彦敏;李惠林;倪青

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 29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9 | 下载:15
作者:
董彦敏;李惠林;倪青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年 29卷 3期
标签:
针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山梨醇 一氧化氮 Na+-K+-ATPase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取穴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隔日针刺1次,每次30min,针刺治疗8周后测定大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热痛域,坐骨神经能够内山梨醇、一氧化氮(NO)和Na+-K+-ATPase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SNCV明显减慢,热痛域值明显升高;坐骨神经内山梨醇升高、NO降低,Na+-K+-ATPase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针刺治疗可使上述改变减轻,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针刺治疗通过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内山梨醇含量,防止NO降低和Na+-K+-ATPase活性下降,可有效恢复其神经传导速度、热痛域等神经障碍,为治疗DPN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