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6 | 下载15

目的:通过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前后P16、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及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及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5-氮杂胞苷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细胞培养,加入5-氮杂胞苷培养48 h后,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基因甲基化状态,以RT-PCR检测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SP显示用药前P16基因、DAPK基因及MGMT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应用5-氮杂胞苷处理后P16及DAPK基因发生了完全去甲基化,MGMT基因在用药后发生了部分去甲基化;应用5-氮杂胞苷处理前后P16、DAPK及MGMT基因表达强度分别是(0.22±0.04)与(0.64±0.12)、(0.36±0.08)与(1.27±0.09)及(0.75±0.1)与(1.37±0.1),3个基因前后表达强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氮杂胞苷通过对P16、DAPK及MGMT甲基化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使这些基因恢复表达,从而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发挥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苏庸春;徐红珍;于洁;蔡倩;徐酉华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年 37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6 | 下载:15
作者:
苏庸春;徐红珍;于洁;蔡倩;徐酉华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 年 37卷 10期
标签:
白血病 5-氮杂胞苷 甲基化 基因
目的:通过检测5-氮杂胞苷作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前后P16、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及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及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5-氮杂胞苷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常规细胞培养,加入5-氮杂胞苷培养48 h后,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基因甲基化状态,以RT-PCR检测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SP显示用药前P16基因、DAPK基因及MGMT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应用5-氮杂胞苷处理后P16及DAPK基因发生了完全去甲基化,MGMT基因在用药后发生了部分去甲基化;应用5-氮杂胞苷处理前后P16、DAPK及MGMT基因表达强度分别是(0.22±0.04)与(0.64±0.12)、(0.36±0.08)与(1.27±0.09)及(0.75±0.1)与(1.37±0.1),3个基因前后表达强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氮杂胞苷通过对P16、DAPK及MGMT甲基化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使这些基因恢复表达,从而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发挥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