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3 | 下载2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68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前积极治疗肺炎、心力衰竭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畸形矫治术.术中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定时做血气检测评估内环境情况统计体外循环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术后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及病情转归.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为20~258 min,平均(80.3±16.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130 min,平均(35.22±18.6)min,所有患儿在开放主动脉后均静脉给予小剂量多巴胺3~10 μg·kg-1·min-1.101例同时加用肾上腺素,50例合用异丙肾上腺素,11例加用心脏临时起博器.术后8例患儿因心功能障碍死亡,10例婴儿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经雾化吸入等治疗后好转其余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后等待二次矫治手术.结论 术前积极提高麻醉及手术耐受性,术中合理有效的麻醉监测是保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麻醉及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杰;罗兴华;王义宁;王显粤;张卫达

来源:重庆医学 2012 年 41卷 3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3 | 下载:25
作者:
李杰;罗兴华;王义宁;王显粤;张卫达
来源:
重庆医学 2012 年 41卷 33期
标签:
心脏缺损,先天性 麻醉 体外循环 婴儿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68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前积极治疗肺炎、心力衰竭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畸形矫治术.术中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定时做血气检测评估内环境情况统计体外循环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术后随访统计术后并发症及病情转归.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为20~258 min,平均(80.3±16.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0~130 min,平均(35.22±18.6)min,所有患儿在开放主动脉后均静脉给予小剂量多巴胺3~10 μg·kg-1·min-1.101例同时加用肾上腺素,50例合用异丙肾上腺素,11例加用心脏临时起博器.术后8例患儿因心功能障碍死亡,10例婴儿拔管后出现喉头水肿,经雾化吸入等治疗后好转其余患儿均痊愈或好转后等待二次矫治手术.结论 术前积极提高麻醉及手术耐受性,术中合理有效的麻醉监测是保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麻醉及手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