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20

目的:初步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NF‐κBp65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I模型。以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I30 min R60 min )为观察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R组(即I30 min R60 min后不再经任何处理)、PDTC预处理组、咪达普利预处理组、PDTC与咪达普利联合预处理组。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NF‐κBp65活性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AngⅡ含量。通过析因分析观察NF‐κBp65与AngⅡ的相关性。结果各药物预处理组与IR组比均可抑制NF‐κBp65活性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Ang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NF‐κBp65与AngⅡ相互激活,形成正反馈,共同加重此损伤病理过程。

作者:杨锐;王芬珍

来源:重庆医学 2014 年 15期

相似文献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3 | 下载:20
作者:
杨锐;王芬珍
来源:
重庆医学 2014 年 15期
标签:
再灌注损伤 NF-κB 血管紧张素Ⅱ 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咪达普利 reperfusion injury NF-kappa B angiotensinⅡ 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 imidapril
目的:初步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过程中NF‐κBp65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关系。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IRI模型。以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I30 min R60 min )为观察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R组(即I30 min R60 min后不再经任何处理)、PDTC预处理组、咪达普利预处理组、PDTC与咪达普利联合预处理组。分别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NF‐κBp65活性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AngⅡ含量。通过析因分析观察NF‐κBp65与AngⅡ的相关性。结果各药物预处理组与IR组比均可抑制NF‐κBp65活性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的Ang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NF‐κBp65与AngⅡ相互激活,形成正反馈,共同加重此损伤病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