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4 | 下载95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根据OCT检测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OCT检测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斑块裂隙、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特征.搜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7、MMP9、MMP12水平.结果 (1)稳定斑块组纤维帽厚度大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内膜侵蚀、斑块出现裂隙均多于稳定斑块组(P<0.05);(2)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MP7、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3)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清MMP9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36,P<0.05);巨噬细胞浸润组MMP7、MMP9水平大于无巨噬细胞浸润组(P<0.05);血管内膜有侵蚀组MMP9水平大于无内膜侵蚀组(P<0.01).结论 OCT检测能够发现不稳定斑块,而血清MMP7、MMP9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病变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指导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

作者:孙煌;杨宏波;潘家华;彭云珠;李锐洁;喻雯;孟照辉;郭涛

来源:重庆医学 2017 年 46卷 1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4 | 下载:95
作者:
孙煌;杨宏波;潘家华;彭云珠;李锐洁;喻雯;孟照辉;郭涛
来源:
重庆医学 2017 年 46卷 17期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斑块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coronary disease unstable plaques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及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MMP1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根据OCT检测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应用OCT检测斑块的纤维帽厚度、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斑块裂隙、斑块内新生血管等特征.搜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MP7、MMP9、MMP12水平.结果 (1)稳定斑块组纤维帽厚度大于不稳定斑块组(P<0.01);不稳定斑块组脂质池角度、巨噬细胞浸润、内膜侵蚀、斑块出现裂隙均多于稳定斑块组(P<0.05);(2)不稳定斑块组患者MMP7、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斑块组(P<0.05);(3)斑块纤维帽厚度与血清MMP9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336,P<0.05);巨噬细胞浸润组MMP7、MMP9水平大于无巨噬细胞浸润组(P<0.05);血管内膜有侵蚀组MMP9水平大于无内膜侵蚀组(P<0.01).结论 OCT检测能够发现不稳定斑块,而血清MMP7、MMP9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病变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不稳定斑块、指导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