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2 | 下载8

目的 观察轻度低温联合低压复苏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断脾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大鼠休克模型(时相Ⅰ),以乳酸林格液(LR)和羟乙基淀粉(HES)(体积比2:1)在37℃和32℃分别进行维持50mmHg 1小时的低压复苏和维持80mmHg 1小时的常压复苏(时相Ⅱ),彻底止血后用全血加LR(1:2)使平均动脉血压维持在90~100mmHg以上2小时(时相Ⅲ),观察大鼠的出血量、输液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和动物存活率及线粒体呼吸功能,Na+-K+ 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低压联合低温复苏能显著减少休克动物出血量,使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显著改善休克大鼠肝肾肠线粒体功能和Na+-K+ ATP酶活性,其动物存活时间和存活数(616分钟,9/10)显著高于常温常压组(256分钟,1/10)和低压常温组(293分钟,4/10).结论 允许性低压联合低温复苏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改善重要器官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功能有关.

作者:朱娱;李涛;李力捷;刁有芳;刘良明

来源:创伤外科杂志 2011 年 1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2 | 下载:8
作者:
朱娱;李涛;李力捷;刁有芳;刘良明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2011 年 13卷 1期
标签:
出血性休克 低温 复苏 线粒体 大鼠
目的 观察轻度低温联合低压复苏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断脾复制非控制性出血性大鼠休克模型(时相Ⅰ),以乳酸林格液(LR)和羟乙基淀粉(HES)(体积比2:1)在37℃和32℃分别进行维持50mmHg 1小时的低压复苏和维持80mmHg 1小时的常压复苏(时相Ⅱ),彻底止血后用全血加LR(1:2)使平均动脉血压维持在90~100mmHg以上2小时(时相Ⅲ),观察大鼠的出血量、输液量、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和动物存活率及线粒体呼吸功能,Na+-K+ 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低压联合低温复苏能显著减少休克动物出血量,使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显著改善休克大鼠肝肾肠线粒体功能和Na+-K+ ATP酶活性,其动物存活时间和存活数(616分钟,9/10)显著高于常温常压组(256分钟,1/10)和低压常温组(293分钟,4/10).结论 允许性低压联合低温复苏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改善重要器官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