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5 | 下载26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超声造影后的组织血流特征与16层螺旋CT三个时期的强化特征,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分析30例病例在超声造影与16层螺旋CT三个时期的各自不同的典型图像.采用经手背静脉注射"全氟显"超声造影剂,利用相干谐波成像技术分析三个时期表现,而16层螺旋CT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扫描参数:层厚7.5mm,通过拆分成1.25mm,螺距1.375:1,电压120KA,管电流280mA.增强三期扫描分别注射对比剂,动脉期16-25s,门脉期35-55s,延迟期是1min10s-3min.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速率2.5ml/s,剂量70-85ml,浓度300mg/ml,通过工作站的技术分析,明确肝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对30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与16层螺旋CT检查,其中原发性小肝癌18例,5例小血管瘤,3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转移性肝癌,1例退变结节.其中有2例超声造影未检测出肿瘤样特征性图像改变,而经CT检测出并诊断为小肝癌1例和退行性结节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穿刺证实.结论超声造影与16层螺旋CT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作者:戴琳;许乙凯;杨丽

来源: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6 年 15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5 | 下载:26
作者:
戴琳;许乙凯;杨丽
来源: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6 年 15卷 1期
标签:
16层螺旋CT 肝脏肿瘤 超声造影 诊断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超声造影后的组织血流特征与16层螺旋CT三个时期的强化特征,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分析30例病例在超声造影与16层螺旋CT三个时期的各自不同的典型图像.采用经手背静脉注射"全氟显"超声造影剂,利用相干谐波成像技术分析三个时期表现,而16层螺旋CT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扫描参数:层厚7.5mm,通过拆分成1.25mm,螺距1.375:1,电压120KA,管电流280mA.增强三期扫描分别注射对比剂,动脉期16-25s,门脉期35-55s,延迟期是1min10s-3min.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速率2.5ml/s,剂量70-85ml,浓度300mg/ml,通过工作站的技术分析,明确肝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对30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与16层螺旋CT检查,其中原发性小肝癌18例,5例小血管瘤,3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转移性肝癌,1例退变结节.其中有2例超声造影未检测出肿瘤样特征性图像改变,而经CT检测出并诊断为小肝癌1例和退行性结节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和穿刺证实.结论超声造影与16层螺旋CT对肝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一些特殊肝脏肿瘤患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