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13

目的:了解腔内隔绝术中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应用肝素、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行腔内隔绝术的大动脉瘤患者,应用Sonoclot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监测仪(SCT),测定麻醉诱导后(T1)、肝素化后(T2)及血管内操作结束后(T3)3个时间点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及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T1时点ACT、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0.3~0.5 mg/kg肝素化后(T2时点),ACT延长至(289±61.1) s,凝血速率下降,血小板功能下降(P<0.01);T3时点虽然HCT和PLT分别从0.41±0.05和(183±50.8)×109/L下降至0.30±0.03和(95.0±28.0)×109/L(P<0.05),但ACT、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均恢复至血管内操作前,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腔内隔绝术患者麻醉后AC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正常,0.3~0.5 mg/kg肝素能防止血管内操作期间血栓形成,不增加出血量.血管内操作结束后,HCT和PLT下降,但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均可恢复.SCT监测可指导腔内隔绝术中的抗凝治疗.

作者:徐美英;张富军;包俊敏;朱文忠;赵志青;王利丽;景在平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年 23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13
作者:
徐美英;张富军;包俊敏;朱文忠;赵志青;王利丽;景在平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2 年 23卷 8期
标签:
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血小板功能试验 血液凝固
目的:了解腔内隔绝术中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应用肝素、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对20例行腔内隔绝术的大动脉瘤患者,应用Sonoclot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监测仪(SCT),测定麻醉诱导后(T1)、肝素化后(T2)及血管内操作结束后(T3)3个时间点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及红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计数(PLT),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T1时点ACT、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0.3~0.5 mg/kg肝素化后(T2时点),ACT延长至(289±61.1) s,凝血速率下降,血小板功能下降(P<0.01);T3时点虽然HCT和PLT分别从0.41±0.05和(183±50.8)×109/L下降至0.30±0.03和(95.0±28.0)×109/L(P<0.05),但ACT、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均恢复至血管内操作前,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腔内隔绝术患者麻醉后AC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正常,0.3~0.5 mg/kg肝素能防止血管内操作期间血栓形成,不增加出血量.血管内操作结束后,HCT和PLT下降,但凝血速率、血小板功能均可恢复.SCT监测可指导腔内隔绝术中的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