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7 | 下载4

目的 合成1,2,3-三唑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了21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结构都经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 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 {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4-亚甲基-1-取代苄基-1H-1,2,3三唑)]-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25 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化合物Ⅵ {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二炔丙基)-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015 6 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64倍,是伊曲康唑的4倍.结论 利用1:3偶极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在化合物中引入1,2,3-三唑基;较大的侧链结构可能不利于目标化合物活性的提高.

作者:王保刚;邹敏辉;李文哲;柴晓云;俞世冲;吴秋业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 年 31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7 | 下载:4
作者:
王保刚;邹敏辉;李文哲;柴晓云;俞世冲;吴秋业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 年 31卷 10期
标签:
合成 三唑类 抗真菌药 1,3偶极加成反应
目的 合成1,2,3-三唑侧链取代三唑醇类化合物并考察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 设计合成了21个三唑醇类新化合物,所得化合物结构都经过1HNMR、MS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 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 {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4-亚甲基-1-取代苄基-1H-1,2,3三唑)]-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25 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4倍,化合物Ⅵ {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N-二炔丙基)-2-丙醇}对白色念珠菌的MIC80值为0.015 6 μg/ml,是氟康唑活性的64倍,是伊曲康唑的4倍.结论 利用1:3偶极加成反应可以方便地在化合物中引入1,2,3-三唑基;较大的侧链结构可能不利于目标化合物活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