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8 | 下载0

目的 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lycol chitosan-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C-DTPA)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及常规使用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方法 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等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接枝到乙二醇壳聚糖(Glycol Chitosan,GC)上,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 GC-DTPA 进行表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 GC-DTPA 对ICE-6细胞增殖的影响.6~8周龄健康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GC-DTPA 60、90、120 mg/kg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每组2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存活率,全自动血液体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14 d血常规、血生化;HE染色系统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 经FT-IR、1H NMR表征,DTPA成功接枝到GC上.不同浓度GC-DTPA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均在90%以上;给药14 d后各剂量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差异无临床意义,各器官组织病理未见损伤性改变.结论 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合成的GC-DTPA未见明显细胞毒性;口服给药至120 mg/kg时未见明显全身毒性.

作者:曾峰;付维林;李蓉;李涛;肖瑶;张翼;陈翔宇;刘明华

来源: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 年 44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8 | 下载:0
作者:
曾峰;付维林;李蓉;李涛;肖瑶;张翼;陈翔宇;刘明华
来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 年 44卷 9期
标签:
壳聚糖 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细胞相容性 全身毒性
目的 合成乙二醇壳聚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glycol chitosan-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C-DTPA)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及常规使用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方法 通过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等将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接枝到乙二醇壳聚糖(Glycol Chitosan,GC)上,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对 GC-DTPA 进行表征.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 GC-DTPA 对ICE-6细胞增殖的影响.6~8周龄健康SPF级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GC-DTPA 60、90、120 mg/kg实验组与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每组20只.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及存活率,全自动血液体液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14 d血常规、血生化;HE染色系统显微镜观察各器官病理学变化.结果 经FT-IR、1H NMR表征,DTPA成功接枝到GC上.不同浓度GC-DTPA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均在90%以上;给药14 d后各剂量组大鼠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差异无临床意义,各器官组织病理未见损伤性改变.结论 有机合成、化学交联方法合成的GC-DTPA未见明显细胞毒性;口服给药至120 mg/kg时未见明显全身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