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5

目的: 探讨维生素E (Vit E)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皮肤敷贴法感染小鼠,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以肝纤维化达Ⅱ级或Ⅱ级以上作为开始Vit E治疗标志. 实验分5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Vit E高、中、低剂量组(每日150, 50, 5 mg/kg), 8 wk末处死动物,HE和VG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星状细胞(HSC)标记物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肝脏α1(I)型前胶原mRNA表达. 结果: Vit E降低模型组肝脏MDA含量[(5.00±0.31) μmol/g vs (11.66±1.84) μmol/g, P<0.05],提高SOD活性[(249.84±26.22) μkat/g vs (120.11±42.61) μkat/g, P<0.05];减少α-SMA阳性表达 [(0.41±0.02) vs (0.68±0.02), P<0.05];降低肝脏胶原含量[(0.23±0.01) vs (0.60±0.11), P<0.05]和α1(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0.28±0.01) vs (0.85±0.15), P<0.05]. 结论: Vit E具有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HSC活化和增殖、降低α1(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和胶原合成有关.

作者:牛丽文;杨镇;肖亮;张爱龙;李岽健;乌剑利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年 27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5
作者:
牛丽文;杨镇;肖亮;张爱龙;李岽健;乌剑利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年 27卷 20期
标签:
血吸虫病,日本 肝硬化 维生素E 氧化性应激 肝星状细胞 胶原I型
目的: 探讨维生素E (Vit E)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皮肤敷贴法感染小鼠,构建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以肝纤维化达Ⅱ级或Ⅱ级以上作为开始Vit E治疗标志. 实验分5组: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Vit E高、中、低剂量组(每日150, 50, 5 mg/kg), 8 wk末处死动物,HE和VG染色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星状细胞(HSC)标记物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RT-PCR方法检测肝脏α1(I)型前胶原mRNA表达. 结果: Vit E降低模型组肝脏MDA含量[(5.00±0.31) μmol/g vs (11.66±1.84) μmol/g, P<0.05],提高SOD活性[(249.84±26.22) μkat/g vs (120.11±42.61) μkat/g, P<0.05];减少α-SMA阳性表达 [(0.41±0.02) vs (0.68±0.02), P<0.05];降低肝脏胶原含量[(0.23±0.01) vs (0.60±0.11), P<0.05]和α1(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0.28±0.01) vs (0.85±0.15), P<0.05]. 结论: Vit E具有抗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HSC活化和增殖、降低α1(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和胶原合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