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57

目的 探索神经肽Y Y1受体拮抗剂(PD160170)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以及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第三代大鼠BMSCs成骨分化诱导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等体积PBS),终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三浓度梯度组,在干预7、14 d时,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在干预7、21 d时,采用q-PCR和Westen blot检测Ⅰ型胶原(COLI)、骨钙素(OC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采用300±20g雄性SD大鼠构建股骨髁上骨缺损模型,直径为2.5 mm,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每日局部注射0.2 mL溶液等体积PBS(对照组)、10-6mol/L和10-8 mol/LY1受体拮抗剂溶液,28 d后处死,Micro-CT检测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ALP和茜素红染色发现,Y1受体拮抗剂组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细胞外周基质矿化结节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浓度特异性,以10-8 mol/L最为明显;q-PCR及Westemblot检测发现,在成骨分化诱导第7天,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组COL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10-8 mol/LY1受体拮抗剂组OCN、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micro-CT分析发现,在局部注射10-6 Y1受体拮抗剂28 d后,骨缺损BWTV、骨密度、骨小梁

作者:刘松;吴建群;胡稷杰;王簕;王钊;孟欢;卓灵剑;郑健雄

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 年 3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1 | 下载:57
作者:
刘松;吴建群;胡稷杰;王簕;王钊;孟欢;卓灵剑;郑健雄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 年 38卷 6期
标签:
神经肽Y Y1受体拮抗剂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缺损
目的 探索神经肽Y Y1受体拮抗剂(PD160170)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以及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 第三代大鼠BMSCs成骨分化诱导培养,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等体积PBS),终浓度分别为10-6、10-7、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三浓度梯度组,在干预7、14 d时,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在干预7、21 d时,采用q-PCR和Westen blot检测Ⅰ型胶原(COLI)、骨钙素(OC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采用300±20g雄性SD大鼠构建股骨髁上骨缺损模型,直径为2.5 mm,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每日局部注射0.2 mL溶液等体积PBS(对照组)、10-6mol/L和10-8 mol/LY1受体拮抗剂溶液,28 d后处死,Micro-CT检测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ALP和茜素红染色发现,Y1受体拮抗剂组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细胞外周基质矿化结节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浓度特异性,以10-8 mol/L最为明显;q-PCR及Westemblot检测发现,在成骨分化诱导第7天,10-8 mol/L Y1受体拮抗剂组COL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1天,10-8 mol/LY1受体拮抗剂组OCN、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micro-CT分析发现,在局部注射10-6 Y1受体拮抗剂28 d后,骨缺损BWTV、骨密度、骨小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