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0

目的初步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动脉导管未闭45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静脉导管封堵法治疗.以降主动脉造影及心脏超声测定PDA最小内径,并应用心脏超声评价其疗效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45例手术全部成功,42例在封堵器到位后30 min经主动脉造影证实完全堵闭;2例术中发现仍有少量分流(1例术后10 d复查心脏超声证实无残余分流,1例20月后超声检查仍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有较多残余分流,术后4 h发生溶血,随后行外科手术治疗.X线造影、2DE及CDEI所测得PDA的最小内径分别为5.5±2.0,6.9±2.0及5.8±3.2 mm.2DE与X线相关系数为0.86;CDEI与X线相关系数为0.97.随访中未发现封堵器发生位置变化、占位效应、局部湍流现象及压力阶差.封堵术后10月患者PA、EDD、EDV、ESV均有下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介入治疗方法.超声心动图在适应证及封堵器的选择、术后疗效观察、血流动力学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彭亚飞;陈良龙;钟玲;张飞龙;郑行春;林朝贵

来源: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 年 3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0
作者:
彭亚飞;陈良龙;钟玲;张飞龙;郑行春;林朝贵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3 年 37卷 4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导管,留置
目的初步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封堵治疗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动脉导管未闭45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皮静脉导管封堵法治疗.以降主动脉造影及心脏超声测定PDA最小内径,并应用心脏超声评价其疗效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45例手术全部成功,42例在封堵器到位后30 min经主动脉造影证实完全堵闭;2例术中发现仍有少量分流(1例术后10 d复查心脏超声证实无残余分流,1例20月后超声检查仍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有较多残余分流,术后4 h发生溶血,随后行外科手术治疗.X线造影、2DE及CDEI所测得PDA的最小内径分别为5.5±2.0,6.9±2.0及5.8±3.2 mm.2DE与X线相关系数为0.86;CDEI与X线相关系数为0.97.随访中未发现封堵器发生位置变化、占位效应、局部湍流现象及压力阶差.封堵术后10月患者PA、EDD、EDV、ESV均有下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的介入治疗方法.超声心动图在适应证及封堵器的选择、术后疗效观察、血流动力学评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