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5例,其中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71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 3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30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检测治疗前后NT-proBNP、hs-cTnT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ACS组血清NT-proBNP、hs-cTn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AMI组NT-proBNP水平高于STEAMI组和UAP组(P<0.05),hs-cTnT水平在AC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STEAMI组两个标志物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NSTEAMI组和UAP组两个标志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6 h后,各组两个标志物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NT-proBNP与hs-cTnT呈正相关性(r=0.625,P<0.05).结论: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动态监测,对ACS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寿军
来源: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3 年 26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