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13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和10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封堵器置入到位后即刻行胸主动脉造影,以明确封堵器的位置情况及有无残余分流.测量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压力以及左肺动脉和肺动脉干压力变化情况.在超声和X线引导下,经导管将封堵器送到房间隔缺损处释放,使封堵器腰部卡于ASD处,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胸部X线平片和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有无残余分流和再通发生.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地置入了该封堵器,且未发生溶血、封堵器移位、血栓形成、残余分流和再通等并发症.整个手术操作时间为25~130min,平均约58min,操作中累计透视时间约8~18min,平均约11.5min.术后当天、1周、1个月复查胸部X线平片和心脏彩超,均未见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移位、再通等改变.15例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未见明确的并发症发生.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正逐渐被证明是一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有效的器材.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李隆贵;覃军;谭开彬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02 年 1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4 | 下载:13
作者:
戚跃勇;邹利光;刘卫金;李隆贵;覃军;谭开彬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02 年 17卷 3期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放射学,介入性
目的:探讨Amplatzer封堵器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1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和10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封堵器置入到位后即刻行胸主动脉造影,以明确封堵器的位置情况及有无残余分流.测量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压力以及左肺动脉和肺动脉干压力变化情况.在超声和X线引导下,经导管将封堵器送到房间隔缺损处释放,使封堵器腰部卡于ASD处,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术后分别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胸部X线平片和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有无残余分流和再通发生.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地置入了该封堵器,且未发生溶血、封堵器移位、血栓形成、残余分流和再通等并发症.整个手术操作时间为25~130min,平均约58min,操作中累计透视时间约8~18min,平均约11.5min.术后当天、1周、1个月复查胸部X线平片和心脏彩超,均未见残余分流及封堵器脱落、移位、再通等改变.15例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未见明确的并发症发生.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正逐渐被证明是一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安全有效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