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8 | 下载12

目的:研究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 mm薄层重组,并进行MPR、MIP、3D及VR重组,并对33例16层CT扫描的薄层重组及后处理图像对乳腺癌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和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3例乳腺癌经16层CT扫描薄层重组与各种后处理的技术的应用显示形态不规则28例;分叶及毛刺30例;多灶性3例;密度不均匀14例.其中8例钙化,6例囊变,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31例显示异常的肿瘤血管;肿块邻近皮肤、Cooper韧带增厚12例、乳头凹陷,导管增粗7例,9例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腋窝淋巴结增大18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组及各种后处理方法比重组前图像提供更多图像信息,直观、形象、生动显示乳腺癌的特征,尤其是对肿瘤血管和沙砾状的钙化显示,弥补了常规CT扫描的缺陷,从而更有助于影像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

作者:葛菁芳;魏弿;葛梅英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07 年 22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8 | 下载:12
作者:
葛菁芳;魏弿;葛梅英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07 年 22卷 10期
标签:
乳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目的:研究16层CT重组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均经16层CT扫描,然后进行1.25 mm薄层重组,并进行MPR、MIP、3D及VR重组,并对33例16层CT扫描的薄层重组及后处理图像对乳腺癌的形态特征及其血管和淋巴结显示情况进行列表分析.结果:33例乳腺癌经16层CT扫描薄层重组与各种后处理的技术的应用显示形态不规则28例;分叶及毛刺30例;多灶性3例;密度不均匀14例.其中8例钙化,6例囊变,所有的病变均有明显强化,31例显示异常的肿瘤血管;肿块邻近皮肤、Cooper韧带增厚12例、乳头凹陷,导管增粗7例,9例肿块侵犯基底膜累及胸大肌;腋窝淋巴结增大18例,其中2例伴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16层CT的薄层重组及各种后处理方法比重组前图像提供更多图像信息,直观、形象、生动显示乳腺癌的特征,尤其是对肿瘤血管和沙砾状的钙化显示,弥补了常规CT扫描的缺陷,从而更有助于影像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