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71 | 下载9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CTA的影像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共12个肿块,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CT值35~48 HU,其中5例内见小灶状液化坏死区,动脉期图像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CT值高达200 HU以上,延迟扫描病变密度明显降低,其中3个病灶强化均匀,6个病灶强化不均匀.12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8例颈部CTA均可清晰显示肿块与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关系,并可见肿块侧的颈动脉分叉呈杯口状扩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颈部平扫和增强以及CTA可以替代DSA作为确诊颈动脉体瘤的最佳诊断方法.

作者:李贞旭;高剑波;董军强;王小鹏;肖慧娟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12 年 27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71 | 下载:95
作者:
李贞旭;高剑波;董军强;王小鹏;肖慧娟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12 年 27卷 6期
标签:
颈动脉体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和CTA的影像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共12个肿块,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CT值35~48 HU,其中5例内见小灶状液化坏死区,动脉期图像显示所有病变明显强化,CT值高达200 HU以上,延迟扫描病变密度明显降低,其中3个病灶强化均匀,6个病灶强化不均匀.12例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8例颈部CTA均可清晰显示肿块与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关系,并可见肿块侧的颈动脉分叉呈杯口状扩大.结论:多层螺旋CT颈部平扫和增强以及CTA可以替代DSA作为确诊颈动脉体瘤的最佳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