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97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的1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IBD诊断,将患者分为克罗恩病组(CD)和溃疡性结肠炎组(UC),收集其入院48 h内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谷氨酸脱氢酶(GDH)、艰难梭菌A/B毒素(CDAB),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粪便艰难梭菌毒素B基因(tcdB),显色培养法检测艰难梭菌,根据艰难梭菌检测结果与患者临床情况,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定植组和感染组,比较CD和UC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和四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在1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克罗恩病组(CD)和溃疡性结肠炎组(UC)例数分别为80(61.5%)和50(38.5%);CD组艰难梭菌定植率和感染率分别为20.0%(16/80)和8.8(7/80)%;溃疡性结肠炎定植率和感染率分别为16.0%(8/50)和26.0%(13/50);两组间一般情况、大便检测情况与炎症标志物中多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色培养法、免疫荧光法检测GDH、CDAB、PCR法检测tcdB的阳性率分别为29.2%、29.2%、3.1%和20.8%.粪便艰难梭菌毒素B基因一步法检测艰难梭菌感染与指南推荐联合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比CD患者更容易感染艰难梭菌;需

作者:伍众文;刘平娟;郭鹏豪;陈怡丽;廖康;黄彬

来源: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 年 13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4 | 下载:97
作者:
伍众文;刘平娟;郭鹏豪;陈怡丽;廖康;黄彬
来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 年 13卷 9期
标签:
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定植;感染;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的1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IBD诊断,将患者分为克罗恩病组(CD)和溃疡性结肠炎组(UC),收集其入院48 h内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谷氨酸脱氢酶(GDH)、艰难梭菌A/B毒素(CDAB),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粪便艰难梭菌毒素B基因(tcdB),显色培养法检测艰难梭菌,根据艰难梭菌检测结果与患者临床情况,将患者分为阴性组、定植组和感染组,比较CD和UC两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和四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在1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克罗恩病组(CD)和溃疡性结肠炎组(UC)例数分别为80(61.5%)和50(38.5%);CD组艰难梭菌定植率和感染率分别为20.0%(16/80)和8.8(7/80)%;溃疡性结肠炎定植率和感染率分别为16.0%(8/50)和26.0%(13/50);两组间一般情况、大便检测情况与炎症标志物中多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色培养法、免疫荧光法检测GDH、CDAB、PCR法检测tcdB的阳性率分别为29.2%、29.2%、3.1%和20.8%.粪便艰难梭菌毒素B基因一步法检测艰难梭菌感染与指南推荐联合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患者比CD患者更容易感染艰难梭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