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5 | 下载0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成年女性下颌角骨密度和全身骨、头骨、去颅全身骨、股骨、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女性321名,年龄20~79岁,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研究对象的下颌角、腰椎、股骨颈、去颅全身骨及全身骨密度值,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把研究对象分为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统计不同骨质状态下下颌角骨密度的差异.结果 成年女性下颌角、全身骨、头骨、去颅全身骨、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值在35岁后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下颌角平均骨密度值与全身骨密度值(r=0.676,P<0.001)、去颅全身骨密度值(r=0.628,P<0.001)、头骨密度值(r=0.597,P<0.001)、腰椎骨密度值(r=0.613,P<0.001)、股骨颈骨密度值(r=0.599,P<0.001)均呈正相关;与骨质分类(r=-0.720,P<0.001)、年龄(r=-0.452,P<0.001)呈负相关.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下颌角骨密度值均数分别为1.104 g/cm2、0.906 g/cm2和0.785 g/cm2.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骨质分组(F=110.37,P<0.001)、不同年龄段(F=2.48,P=0.032)的下颌角骨密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骨质分组两两比较下颌角骨密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

作者:吴泳;孔卫东

来源:广东牙病防治 2015 年 2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5 | 下载:0
作者:
吴泳;孔卫东
来源:
广东牙病防治 2015 年 23卷 12期
标签:
骨密度 下颌角 双能X线吸收法 腰椎 股骨颈 Bone mineral density Mandibular angle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Humbar spine The neck of femur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成年女性下颌角骨密度和全身骨、头骨、去颅全身骨、股骨、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女性321名,年龄20~79岁,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研究对象的下颌角、腰椎、股骨颈、去颅全身骨及全身骨密度值,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把研究对象分为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统计不同骨质状态下下颌角骨密度的差异.结果 成年女性下颌角、全身骨、头骨、去颅全身骨、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值在35岁后均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下颌角平均骨密度值与全身骨密度值(r=0.676,P<0.001)、去颅全身骨密度值(r=0.628,P<0.001)、头骨密度值(r=0.597,P<0.001)、腰椎骨密度值(r=0.613,P<0.001)、股骨颈骨密度值(r=0.599,P<0.001)均呈正相关;与骨质分类(r=-0.720,P<0.001)、年龄(r=-0.452,P<0.001)呈负相关.骨质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下颌角骨密度值均数分别为1.104 g/cm2、0.906 g/cm2和0.785 g/cm2.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骨质分组(F=110.37,P<0.001)、不同年龄段(F=2.48,P=0.032)的下颌角骨密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骨质分组两两比较下颌角骨密度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