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193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前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以及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8例患者共96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907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下颌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及类型,C形根管的发生率、双侧对称性、解剖形态、根面沟位置.结果 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为4.1%,下颌第二前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为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5,P<0.001).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双侧对称率为29%,下颌第二前磨牙无对称C形根管发生.C形根管各种构型在根管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01),C形根管下颌前磨牙的根管上段均未发现C形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单根,C形构型主要存在于下颌前磨牙的根管中段和根尖段,以C2型多见.纳入研究的下颌前磨牙中,最常见的根管类型为VertucciⅠ单根管型,在下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发生率分别为81.7%和9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44,P<0.001).而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其他根管类型较下颌第二前磨牙多发,其VertucciⅡ、Ⅲ、Ⅳ、Ⅴ、C形根管发生率均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P<0.001).C形根管下颌前磨牙均存在根面沟,位置大多位于近中舌侧.结论 下颌前磨牙C形根管形态复杂,CBCT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直观准确的影像

作者:孔倩颖;梁立中

来源:口腔疾病防治 2020 年 28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8 | 下载:193
作者:
孔倩颖;梁立中
来源:
口腔疾病防治 2020 年 28卷 2期
标签:
C形根管 根管形态 Vertucci分类 下颌第一前磨牙 下颌第二前磨牙 锥形束CT 解剖形态 根面沟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前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率以及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8例患者共96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907颗下颌第二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下颌前磨牙的根管形态及类型,C形根管的发生率、双侧对称性、解剖形态、根面沟位置.结果 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为4.1%,下颌第二前磨牙C形根管发生率为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75,P<0.001).下颌第一前磨牙C形根管双侧对称率为29%,下颌第二前磨牙无对称C形根管发生.C形根管各种构型在根管中的分布存在差异(P<0.001),C形根管下颌前磨牙的根管上段均未发现C形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单根,C形构型主要存在于下颌前磨牙的根管中段和根尖段,以C2型多见.纳入研究的下颌前磨牙中,最常见的根管类型为VertucciⅠ单根管型,在下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二前磨牙发生率分别为81.7%和9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44,P<0.001).而下颌第一前磨牙的其他根管类型较下颌第二前磨牙多发,其VertucciⅡ、Ⅲ、Ⅳ、Ⅴ、C形根管发生率均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P<0.001).C形根管下颌前磨牙均存在根面沟,位置大多位于近中舌侧.结论 下颌前磨牙C形根管形态复杂,CBCT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直观准确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