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8 | 下载86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但5年总生存率提高不足50%,如何进一步提高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成功率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是一种靶点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的作用.单独用药治疗恶性肿瘤并不明显优于放化疗,但联合放化疗,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内部血管分布,改善肿瘤内部缺氧,促使血管正常化增加放化疗效果,且不产生药物抵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文献复习结果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内皮细胞内外基质蛋白影响新生血管生成;作用于内皮细胞表面相关受体;逆转异常新生血管达到血管正常化;抑制低氧诱导因子,改善肿瘤区域缺氧状态;调控细胞周期,使更多的肿瘤细胞处于放射敏感期以及使血管正常化窗口增加放化疗效果.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协同作用以及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应用效果良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继放化疗之后又一抗肿瘤方法.

作者:李晓东;孟箭

来源:口腔疾病防治 2020 年 28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8 | 下载:86
作者:
李晓东;孟箭
来源:
口腔疾病防治 2020 年 28卷 4期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头颈部恶性肿瘤 血管正常化 血管内皮 靶向药物 靶向治疗 生物治疗 化疗协同作用 放射敏感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但5年总生存率提高不足50%,如何进一步提高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成功率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是一种靶点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的作用.单独用药治疗恶性肿瘤并不明显优于放化疗,但联合放化疗,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内部血管分布,改善肿瘤内部缺氧,促使血管正常化增加放化疗效果,且不产生药物抵抗,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文献复习结果表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内皮细胞内外基质蛋白影响新生血管生成;作用于内皮细胞表面相关受体;逆转异常新生血管达到血管正常化;抑制低氧诱导因子,改善肿瘤区域缺氧状态;调控细胞周期,使更多的肿瘤细胞处于放射敏感期以及使血管正常化窗口增加放化疗效果.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协同作用以及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应用效果良好,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继放化疗之后又一抗肿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