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4

目的 明确大鼠左侧移植肾周淋巴结(RDLN)位置,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RDLN内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美蓝示踪法明确SD和Wistar大鼠左RDLN位置.Wistar大鼠60只分两组,以SD大鼠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左侧行异体原位肾移植术,按5只一组于开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另30只Wistar大鼠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术作为对照,同样在开放左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标本切片后行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左侧RDLN位于右侧肾门附近,由左肾静脉、腹主动脉及左肾内侧缘构成的方形区域里.对照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增多,48 h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肾移植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持续增多,至72 h达最大值.肾移植和对照组DC数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1,6 h肾移植组DC形态和对照组类似,为imDC形态.12, 24, 48,72 h组淋巴结皮质区内DC伸出大量树突样突起,为mDC形态.结论 大鼠RDLN具体位置的明确有助于移植免疫机制的研究.肾移植后DC存在移植肾到肾周淋巴结的迁移.DC能否成熟并发挥功能同异体抗原的进入及DC在体内迁移的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陆京伯;于立新;叶俊生

来源:广东医学 2009 年 3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4
作者:
陆京伯;于立新;叶俊生
来源:
广东医学 2009 年 30卷 7期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肾移植 迁移 大鼠
目的 明确大鼠左侧移植肾周淋巴结(RDLN)位置,观察大鼠肾移植后早期移植肾RDLN内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规律.方法 以美蓝示踪法明确SD和Wistar大鼠左RDLN位置.Wistar大鼠60只分两组,以SD大鼠作为供体,30只Wistar大鼠左侧行异体原位肾移植术,按5只一组于开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另30只Wistar大鼠行左肾缺血再灌注术作为对照,同样在开放左肾血流后1,6,12,24,48,72 h切取RDLN.标本切片后行抗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左侧RDLN位于右侧肾门附近,由左肾静脉、腹主动脉及左肾内侧缘构成的方形区域里.对照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增多,48 h达到最大值后下降.肾移植1 h组RDLN皮质区内DC数量最少,随后持续增多,至72 h达最大值.肾移植和对照组DC数量差异有显著性(P<0.01).1,6 h肾移植组DC形态和对照组类似,为imDC形态.12, 24, 48,72 h组淋巴结皮质区内DC伸出大量树突样突起,为mDC形态.结论 大鼠RDLN具体位置的明确有助于移植免疫机制的研究.肾移植后DC存在移植肾到肾周淋巴结的迁移.DC能否成熟并发挥功能同异体抗原的进入及DC在体内迁移的过程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