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9 | 下载27

目的 探究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对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27例,进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通过膀胱造影、尿道膀胱镜、尿动力学检查确诊.手术采用15~20 cm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前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行反流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剩余尿量>50 mL者辅以间歇性清洁导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发生率、肾功能、膀胱容量、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输尿管反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同时分析患者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结果 27例术后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60±5)个月.手术治疗后,仍有6例漏尿,但程度明显减轻;血肌酐由术前(259.2±117.5)μmol/L降至(109.4±27.7)μmol/L(P<0.01);膀胱容量由(58.2±33.1)mL增至(389.6±79.7)mL (P<0.01);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由(61.7±38.5)cmH2O (1 cmH2O= 0.098 kPa)降至(16.2±11.8)cmH2O (P<0.01);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由27例50侧减少至3例4侧.手术治疗后只有6例患者需长期间歇性清洁导尿,16例出现菌尿,其中3例需抗生素治疗;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出现菌血症,1例出现膀胱结石,2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无尿瘘、术后伤口感染、自发性膀胱穿孔及膀胱肿瘤发生.结

作者:林建群;詹淑君;蔡隽燕;许哲;王乐浩;陈锡彬;吴佩玲

来源:广东医学 2013 年 34卷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9 | 下载:27
作者:
林建群;詹淑君;蔡隽燕;许哲;王乐浩;陈锡彬;吴佩玲
来源:
广东医学 2013 年 34卷 15期
标签:
低顺应性膀胱 神经源性 膀胱扩大术 乙状结肠
目的 探究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对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源性低顺应性膀胱患者27例,进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通过膀胱造影、尿道膀胱镜、尿动力学检查确诊.手术采用15~20 cm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前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行反流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术后不能自行排尿或剩余尿量>50 mL者辅以间歇性清洁导尿.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尿失禁发生率、肾功能、膀胱容量、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输尿管反流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同时分析患者术后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结果 27例术后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60±5)个月.手术治疗后,仍有6例漏尿,但程度明显减轻;血肌酐由术前(259.2±117.5)μmol/L降至(109.4±27.7)μmol/L(P<0.01);膀胱容量由(58.2±33.1)mL增至(389.6±79.7)mL (P<0.01);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由(61.7±38.5)cmH2O (1 cmH2O= 0.098 kPa)降至(16.2±11.8)cmH2O (P<0.01);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由27例50侧减少至3例4侧.手术治疗后只有6例患者需长期间歇性清洁导尿,16例出现菌尿,其中3例需抗生素治疗;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1例出现菌血症,1例出现膀胱结石,2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无尿瘘、术后伤口感染、自发性膀胱穿孔及膀胱肿瘤发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