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101

依据《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筛选常见治疗肥胖症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具有减肥作用药食同源中药的有效成分与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可治疗肥胖的药食同源中药多含黄酮类有效化合物(山楂、沙棘等),皂苷类化合物(人参、罗汉果等),多糖类化合物(枸杞、昆布等),生物碱类化合物(莱菔子、荷叶)等,其作用机制主要分为3类:增加肠道蠕动,促使胆固醇排泄,从而减少脂肪摄入;激活AMPK信号通路,引导体内脂肪正常分布;加速体内脂肪代谢,促使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本文可为药食同源中药在防治肥胖症的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中提供参考.

作者:赵鹏葳;简敬一;任孟月

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 年 3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101
作者:
赵鹏葳;简敬一;任孟月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1 年 37卷 3期
标签:
肥胖 药食同源 中药 有效成分 作用机制
依据《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筛选常见治疗肥胖症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具有减肥作用药食同源中药的有效成分与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可治疗肥胖的药食同源中药多含黄酮类有效化合物(山楂、沙棘等),皂苷类化合物(人参、罗汉果等),多糖类化合物(枸杞、昆布等),生物碱类化合物(莱菔子、荷叶)等,其作用机制主要分为3类:增加肠道蠕动,促使胆固醇排泄,从而减少脂肪摄入;激活AMPK信号通路,引导体内脂肪正常分布;加速体内脂肪代谢,促使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下降.本文可为药食同源中药在防治肥胖症的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