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189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0例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B1T组(乳腺癌后甲状腺癌,n=28)、T1B组(甲状腺癌后乳腺癌,n=36)及BT组(同时检出乳腺癌与甲状腺癌,n=16).收集同期确诊的50例单纯乳腺癌患者作为oB组,单纯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oT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患者病理特征.结果 B1T组、oB组、BT组发病主要集中在40~50岁,T1B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50~60岁,oT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0~40岁;B1T组与oB组乳腺癌病理类型均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类型均以LuminalB为主;B1T组ER、PR表达高于oB组,Ki67值高于oB组(P<0.05);T1B与oT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与oT组比较,T1B组的TPOAb及TGAB值较高(P<0.05);BT组第一原发癌诊断年龄小于B1T组与T1B组,B1T组第二原发癌间隔时间短于T1B组(P<0.05);三组间PR+、ER+、HER2+构成比、甲状腺功能、Ki-67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第一原发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针对该年龄段初诊为乳腺癌或甲状腺癌的患者在未来5年内应加强甲状腺或乳腺的检查,乳腺癌患者若出现PR、ER阳性或Ki-67高表达则提示甲状腺癌高风险,而甲状腺癌患者TGAb、TPOAb增加,则提示乳腺癌高风险,针

作者:吕加令;李涛

来源:贵州医药 2019 年 43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7 | 下载:189
作者:
吕加令;李涛
来源:
贵州医药 2019 年 43卷 5期
标签:
乳腺癌 甲状腺癌 流行病学 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0例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分为B1T组(乳腺癌后甲状腺癌,n=28)、T1B组(甲状腺癌后乳腺癌,n=36)及BT组(同时检出乳腺癌与甲状腺癌,n=16).收集同期确诊的50例单纯乳腺癌患者作为oB组,单纯甲状腺癌患者50例作为oT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患者病理特征.结果 B1T组、oB组、BT组发病主要集中在40~50岁,T1B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50~60岁,oT组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0~40岁;B1T组与oB组乳腺癌病理类型均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类型均以LuminalB为主;B1T组ER、PR表达高于oB组,Ki67值高于oB组(P<0.05);T1B与oT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与oT组比较,T1B组的TPOAb及TGAB值较高(P<0.05);BT组第一原发癌诊断年龄小于B1T组与T1B组,B1T组第二原发癌间隔时间短于T1B组(P<0.05);三组间PR+、ER+、HER2+构成比、甲状腺功能、Ki-67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第一原发癌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针对该年龄段初诊为乳腺癌或甲状腺癌的患者在未来5年内应加强甲状腺或乳腺的检查,乳腺癌患者若出现PR、ER阳性或Ki-67高表达则提示甲状腺癌高风险,而甲状腺癌患者TGAb、TPOAb增加,则提示乳腺癌高风险,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