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16

目的 分析2009年河北省新报告病例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职业、文化程度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差异.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09年在河北省新检出的300例HIV感染者中,男性和女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均值分别为366.36±14.16和303.74±26.06,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参考值(860.27±255.1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9岁以上的年龄分组中,20 ~ 29岁年龄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最高(425.59±21.4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未婚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显著高于已婚有配偶组(P<0.05);同性传播与异性传播、注射毒品、血液传播及传播途径不详的感染者间CD4+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毒品组与同性传播、异性传播、血液传播及传播途径不详的感染者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感染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省2009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差异,决定其免疫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感染途径和检测及时性.

作者:李巧敏;李保军;赵翠英;赵宏儒;苗香芬;路新利;李岩;王莹莹

来源: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2 年 1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0 | 下载:16
作者:
李巧敏;李保军;赵翠英;赵宏儒;苗香芬;路新利;李岩;王莹莹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2 年 19卷 1期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影响因素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CD4 + T lymphocytes Influencing factors
目的 分析2009年河北省新报告病例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感染途径、职业、文化程度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况的差异.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009年在河北省新检出的300例HIV感染者中,男性和女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均值分别为366.36±14.16和303.74±26.06,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参考值(860.27±255.1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9岁以上的年龄分组中,20 ~ 29岁年龄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最高(425.59±21.4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未婚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均值显著高于已婚有配偶组(P<0.05);同性传播与异性传播、注射毒品、血液传播及传播途径不详的感染者间CD4+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注射毒品组与同性传播、异性传播、血液传播及传播途径不详的感染者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感染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省2009年新发现的HIV感染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感染途径的HIV感染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水平存在差异,决定其免疫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感染途径和检测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