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2 | 下载68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上颌后缩的患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9 ~11(平均10.5)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采取上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前方牵引时间6~8个月.试验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并测量各项鼻部形态及口颌部软组织侧面形态指标,综合分析矫治前后差异.结果 矫治前后鼻部软组织鼻根点距离(Ns-Y)、鼻尖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中点距离(M-Y)增大(P<0.05),鼻尖点距离(Prn-Y)、鼻额角增大(P<0.01),鼻唇角减小(P<0.05).唇部及颏部软组织上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As-Y)、上唇突点至Y轴的距离(UL-Y)、上唇凸距(UL-E)、上唇基角(S-Ns-Sn)均增大(P<0.01);下唇凸距(LL-E)、软组织颏前点距离(Pos-Y)均减小(P<0.05);矫治前后下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Bs-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不仅可以早期矫治上颌后缩Ⅲ类错(牙合)、改善上下颌骨不调关系,同时有助于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良好外形的形成.鼻部及上唇前移、颏部后移,使患儿侧貌突度更趋于协调美观.

作者:朱吉坤;张桂荣;郭艳明;李济强;刘继辉

来源: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4 年 4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2 | 下载:68
作者:
朱吉坤;张桂荣;郭艳明;李济强;刘继辉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4 年 41卷 3期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 上颌后缩 骨性Ⅲ类错(牙合) 鼻上颌复合体 面部软组织 Maxillary protraction Maxillary retrognathism 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lusion Nasomaxillary complex Facial soft tissue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矫治上颌骨发育不足所致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变化,为临床治疗上颌后缩的患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9 ~11(平均10.5)岁,均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高峰期.采取上颌前方牵引矫形治疗,前方牵引时间6~8个月.试验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并测量各项鼻部形态及口颌部软组织侧面形态指标,综合分析矫治前后差异.结果 矫治前后鼻部软组织鼻根点距离(Ns-Y)、鼻尖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鼻中点距离(M-Y)增大(P<0.05),鼻尖点距离(Prn-Y)、鼻额角增大(P<0.01),鼻唇角减小(P<0.05).唇部及颏部软组织上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As-Y)、上唇突点至Y轴的距离(UL-Y)、上唇凸距(UL-E)、上唇基角(S-Ns-Sn)均增大(P<0.01);下唇凸距(LL-E)、软组织颏前点距离(Pos-Y)均减小(P<0.05);矫治前后下唇凹点至Y轴的距离(Bs-Y)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不仅可以早期矫治上颌后缩Ⅲ类错(牙合)、改善上下颌骨不调关系,同时有助于鼻上颌复合体部软组织良好外形的形成.鼻部及上唇前移、颏部后移,使患儿侧貌突度更趋于协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