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3 | 下载12

目的 对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进行PCR鉴别.方法 通过对中国五省钩虫患者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驱虫获得钩虫成虫,抽提单条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总DNA(各25条),用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1,CO1)基因特异性引物(NaF-NaR,AdF-AdR)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测序.使用相同引物对日本血吸虫、鞭虫、犬钩虫DNA进行PCR扩增.结果 25份美洲钩虫和25份十二指肠钩虫均能各扩增出约500 bp和700 bp的条带,2种PCR产物分别与美洲钩虫CO1(GenBank登录号为AF303136.1)和十二指肠钩虫CO1(GenBank登录号为AJ417718.1)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和98%.但2对引物用于其他虫种DNA则无条带.结论 引物NaF-NaR、AdF-AdR能够用于区分在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

作者:郑琪;沈海默;陈家旭;胡薇;张皓冰

来源: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12 年 3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3 | 下载:12
作者:
郑琪;沈海默;陈家旭;胡薇;张皓冰
来源: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12 年 39卷 2期
标签:
钩虫 分子标记物 鉴别 Hookworm Molecular marker Identification
目的 对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进行PCR鉴别.方法 通过对中国五省钩虫患者使用双羟萘酸噻嘧啶驱虫获得钩虫成虫,抽提单条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总DNA(各25条),用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 1,CO1)基因特异性引物(NaF-NaR,AdF-AdR)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测序.使用相同引物对日本血吸虫、鞭虫、犬钩虫DNA进行PCR扩增.结果 25份美洲钩虫和25份十二指肠钩虫均能各扩增出约500 bp和700 bp的条带,2种PCR产物分别与美洲钩虫CO1(GenBank登录号为AF303136.1)和十二指肠钩虫CO1(GenBank登录号为AJ417718.1)基因片段序列一致性为99%和98%.但2对引物用于其他虫种DNA则无条带.结论 引物NaF-NaR、AdF-AdR能够用于区分在中国流行的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