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9 | 下载138

目的:探讨败血症新生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患儿86例,其中普通感染组30例,败血症组56例;另选择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即时检测所有入选病例的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DD)水平和血小板(PLT)数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普通感染组比较,败血症组 AT-Ⅲ活性和PLT 数量明显降低,DD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健康对照组和普通感染组间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败血症新生儿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组的 AT-Ⅲ活性和 PLT 数量明显降低,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1), DIC 组三项指标同时异常的发生率为83.33%(15/18),明显高于非 DIC 组(χ2=17.75,P =0.00)。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并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血浆 AT-Ⅲ活性、DD 水平和 PLT 数量变化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时 DIC 的早期诊断。

作者:黄彩芝;莫丽亚;杨娟;李爱国;邓永超

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年 1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9 | 下载:138
作者:
黄彩芝;莫丽亚;杨娟;李爱国;邓永超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年 16期
标签:
败血症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血小板 sepsis antithrombin-Ⅲ D-dimer platelet
目的:探讨败血症新生儿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患儿86例,其中普通感染组30例,败血症组56例;另选择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即时检测所有入选病例的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DD)水平和血小板(PLT)数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普通感染组比较,败血症组 AT-Ⅲ活性和PLT 数量明显降低,DD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健康对照组和普通感染组间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败血症新生儿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组的 AT-Ⅲ活性和 PLT 数量明显降低,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1), DIC 组三项指标同时异常的发生率为83.33%(15/18),明显高于非 DIC 组(χ2=17.75,P =0.00)。结论新生儿败血症存在明显的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并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血浆 AT-Ⅲ活性、DD 水平和 PLT 数量变化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时 DIC 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