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17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AmpC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 对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患者尿液样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8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AmpC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28株大肠埃希菌仅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100%敏感.所有分离菌中检出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以TEM-1-like为主,共17株(60.7%)、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以CTX-M-55-like为主,共6株(21.4%);AmpC酶基因CMY-2-like 3株(10.7%);均检出膜孔蛋白ompC基因,且均存在变异.本组菌中TEM-1-like、CTX-M-55-like、CMY-2-like和ompC均阳性2株,3种基因同时阳性5株,2种基因同时阳性16株,只检出1种基因5株.菌株亲缘性分析显示,28株大肠埃希菌多耐药中多数菌株已发生演化,只有1号和22号株、14号和15号株这两组携带相同基因.结论 本组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AmpC酶基因、ompC基因均有检出,这些基因是菌株对β-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菌株基因多态性明显.

作者:翁幸鐾;糜祖煌

来源: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1 年 3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17
作者:
翁幸鐾;糜祖煌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1 年 38卷 6期
标签:
大肠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AmpC酶基因 ompC基因 耐药特征 Escherichia coli Beta-lactamase gene AmpC beta-lactamase gene ompC gene Resistant characteristic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AmpC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 对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患者尿液样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8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AmpC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28株大肠埃希菌仅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100%敏感.所有分离菌中检出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以TEM-1-like为主,共17株(60.7%)、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以CTX-M-55-like为主,共6株(21.4%);AmpC酶基因CMY-2-like 3株(10.7%);均检出膜孔蛋白ompC基因,且均存在变异.本组菌中TEM-1-like、CTX-M-55-like、CMY-2-like和ompC均阳性2株,3种基因同时阳性5株,2种基因同时阳性16株,只检出1种基因5株.菌株亲缘性分析显示,28株大肠埃希菌多耐药中多数菌株已发生演化,只有1号和22号株、14号和15号株这两组携带相同基因.结论 本组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AmpC酶基因、ompC基因均有检出,这些基因是菌株对β-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菌株基因多态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