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8 | 下载92

目的 了解经性传播HIV感染青少年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全国2 765例经性传播的HIV感染青少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基线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两年内病毒抑制效果和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765例青少年感染者中有检测结果的2 451例病毒抑制率达到90.06%;死亡47例,死亡者中位治疗生存时间6.8个月(3.4~14.5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毒抑制失败与初治年龄偏低(15岁,OR=2.218,95%CI:1.229~4.004)、异性性传播女性(OR=1.557,95%CI:1.093~2.219)、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OR=2.413,95%CI:1.569~3.709)、非替诺福韦的初始治疗方案(OR=1.460,95%CI:1.066~1.998)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异性性传播女性(调整HR=2.259,95%CI:1.181~4.319)、基线WHO临床Ⅳ期(调整HR=2.933,95%CI:1.446~5.950)、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调整HR=9.865,95%CI:3.694~26.348)是经性传播HIV感染青少年死亡的风险因素.结论 尽早检测发现并治疗青少年HIV感染者,并通过关注低龄、异性性传播女性,优化治疗方案等措施,以达到降低死亡风险及传播风险的目的.

作者:徐梦娇;赵燕;赵德才;马烨

来源: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9 年 4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8 | 下载:92
作者:
徐梦娇;赵燕;赵德才;马烨
来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9 年 46卷 1期
标签:
艾滋病 病毒抑制 CD4+T细胞 HIV/AIDS Viral suppression Survival analysis CD4+ T lymphocytes
目的 了解经性传播HIV感染青少年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生存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全国2 765例经性传播的HIV感染青少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基线和随访资料,分析其两年内病毒抑制效果和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2 765例青少年感染者中有检测结果的2 451例病毒抑制率达到90.06%;死亡47例,死亡者中位治疗生存时间6.8个月(3.4~14.5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毒抑制失败与初治年龄偏低(15岁,OR=2.218,95%CI:1.229~4.004)、异性性传播女性(OR=1.557,95%CI:1.093~2.219)、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OR=2.413,95%CI:1.569~3.709)、非替诺福韦的初始治疗方案(OR=1.460,95%CI:1.066~1.998)有关.Cox回归分析显示,异性性传播女性(调整HR=2.259,95%CI:1.181~4.319)、基线WHO临床Ⅳ期(调整HR=2.933,95%CI:1.446~5.950)、基线CD4+T细胞<200个/μL(调整HR=9.865,95%CI:3.694~26.348)是经性传播HIV感染青少年死亡的风险因素.结论 尽早检测发现并治疗青少年HIV感染者,并通过关注低龄、异性性传播女性,优化治疗方案等措施,以达到降低死亡风险及传播风险的目的.